2022年7月31日 星期日

2022台南場夢N講師初體驗

終於開口,好不容易。懸掛在心頭近半年的石頭終於放下,第一次講師任務收工,一直問召集人講師跟實踐家的差別,即便結束了還是覺得自己檔次不夠


        雖然很開心入住了長榮酒店,但是真的沒有享樂,而是在共備,連兩晚都共備快到十點半,對教育部國教署願意注入不少經費在夢N活動裡感到不可思議,也難怪先前疫情停課時,會有要求夢N講師或實踐家來直播上課這樣的想法出現。

        雖說總是要有突破的時候,但這樣的過程體驗一次就好,整個過程太燒腦,不斷地反問自己找自己。

        我的課程在第二天,所以第一天很輕鬆地聽著實踐家分享,羨慕分享班級經營的導師熱血,佩服願意在課堂討論香港議題的勇氣,還有在地理科的創意教材教法,聽完都會轉頭去問召集人

      「這個不是講師的等級嗎?怎麼會是實踐家?講師跟實踐家的差別在哪?」

        召集人只講了一句「多讀書」

        簡報後來修正為數位教學分享與操作,漸進式的融入課程,而不是突來的大改變讓學生無法適應;透過數位把課堂上不見的學生找回來;也提醒現場老師數位只是輔具,學生要學到什麼才是重點,不要忘記學科本質,感謝好友們的建議回饋,我才沒在數位那邊迷失。

        因為前一晚在飯店試講padlet時,忘記把權限修改,導致現場操作時一陣慌亂,跟平時上課的狀況不一樣,加上網路很剛好的不給力(果然是莫非定律),也是很如實地呈現教學現場。修改完設定後,再讓現場老師們以學生角度操作回答問題,螢幕上就呈現老師端的畫面,我如何在課程上操作。後來因為時間的關係,如何操作及學習Padlet這個程式就草草結束,反正這個也是很簡單,我就拋出一個做法點燃火苗,現場老師有感的就會自己去找相關資源了(我真的很會自我安慰)

       素養評量那邊因為只有30分鐘,就分享自己在教學上用新聞設計的提問檢視學習,跟現場老師請教成長(從回饋中覺得我舉例的很棒)。最後以教書近十多年,再過不了幾年,大半輩子都在當老師,給自己給大家激勵「老師先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,學生才能受到影響變成他想要的樣子」。

        很感謝現場老師的回饋,其實我也還蠻會創造名言佳句的(劃錯重點)。有些老師的提問都很超前部署,把未來課堂中會遇到的問題都問了,其實我也還在思考摸索,也在想未來怎麼在課程上操作,我甚至還會想,會不會平板融入教學到最後,學生也是會麻痺?

        事後沉澱後也不再糾結於名詞了,其實沒有「講師」這個金鐘罩,分享自己的課程更自在,就是相互交流,把自己的學習經驗分享給其他老師,鼓勵其他老師也能動起來。我們都是分享者與課程引導者,我做這些不是為了分享,是為了學生。

        講師只是虛名。

        所以我要好好思考如何推掉八月底的分享,因為知道對方的目的不是我想要的方向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